相关链接
Copyright © 湖南张家界旅游景点特色美食网 沪ICP备2024074444号-4
2024-12-03
黄龙洞的历史充满了神秘色彩。1983 年,当地村民毛金初带领七位村民勇敢探洞,从此揭开了黄龙洞的神秘面纱。在此之前,黄龙洞在清代乾隆年间就已声名远扬。当年百日大旱,云游法师何俊儒称黄龙洞有泉,他带着徒弟进洞求雨,百姓在外擂鼓助威,果真有泉水涌出。但之后泉水很快枯竭,进洞者全部遇难丧生,何法师临死前留下 “干死当门田,莫打黄龙泉” 这句话,让黄龙洞成为了让人敬畏又充满好奇的神秘之地。
大约 3.8 亿年前,黄龙洞所处地区是一片汪洋大海。这片广袤的海洋中沉淀了大量可溶性强的石灰岩和白云岩地层,为后来黄龙洞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经过漫长岁月的孕育,洞穴开始慢慢形成。直到 6500 万年前,地壳抬升,地层从海平面露出,出现了干溶洞。此后,在岩溶及水流的作用下,历经千百万年的雕琢,逐渐形成了如今令人惊叹的地下奇景。
1984 年,黄龙洞正式对外开放,开始向世人展示它的神奇与美丽。2001 年,黄龙洞被中国国家旅游局评为中国首批 AAAA 级旅游区,这一荣誉标志着黄龙洞在旅游行业中的重要地位。2003 年,黄龙洞被中国国家旅游局评选为 “首批中国旅游知名品牌”,进一步提升了它的知名度和美誉度。2004 年,黄龙洞通过 ISO 国际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体现了其在管理和服务方面的高标准。2011 年,黄龙洞荣膺中国驰名商标,其旅游接待量已经位居中国同类景区前列。
黄龙洞的命名也充满了传奇色彩。它是位于武陵源索溪峪景区的一个大型溶洞,平面轮廓犹如一条卧伏的巨龙,故得名 “黄龙洞”。洞内有多处厅堂,其中最大的是黄龙宫,宫中有一巨型金黄色黄龙宝座,石笋、石柱在周围遍布,与海中龙宫相似,因此命名为 “黄龙宫”。此外,黄龙洞又有别称 “黄龙泉”。
黄龙洞的历史不仅是一部自然的演变史,更是人类勇敢探索和发现的历史。从被视为禁地到成为世界闻名的旅游胜地,黄龙洞见证了人类对自然的敬畏和对未知的探索精神。
黄龙洞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地质奇观吸引着无数游客。洞内的石笋、石柱形态各异,错落有致,每一处都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
黄龙洞内的石笋、石柱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它们数量众多,造型奇特,在灯光的映照下,呈现出五彩斑斓的色彩。其中,“定海神针” 无疑是最引人瞩目的一根石笋。它高达 19.2 米,两端粗,中间细,最细处直径仅有 10 厘米。据洞穴学家推算,“定海神针” 已生长了二十万年,且仍在继续生长。它生长在崩塌的斜坡上,直插云霄,仿佛是一根支撑着整个洞穴的神针。其独特的形状和高大的身姿,使其成为了黄龙洞的标志性景观,每一位游客来到黄龙洞,都要一睹 “定海神针” 的真容。除了 “定海神针”,洞内还有许多其他形态各异的石笋、石柱。有的如巍峨的山峰,有的似灵动的动物,有的像精美的宫廷珍藏,千姿百态,让人叹为观止。
黄龙洞内有地下河,这为整个洞穴增添了神秘的色彩。地下河全长 2820 米,其中已开发的游览部分为 800 米,乘船游览大约需要 8 分钟。河水平均水深 6 米,最深达 12 米,常年水温保持在 16℃,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娃娃鱼的理想生存环境。在乘船游览的过程中,游客可以欣赏到沿途的各种奇观,如龙王金盔、海贝浮空、海螺吹天、隐龙峡、插香台、天仙桥等。这些景观在灯光的照耀下,如梦如幻,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神秘的水下世界。
黄龙洞现已开放有龙舞厅、响水河、天仙瀑、天柱街、龙宫等 6 大游览区,每个游览区都有其独特的景观。
龙舞厅:虽然资料中对龙舞厅的具体描述较少,但可以想象,这里一定有着独特的地质景观和神秘的氛围。
响水河游览区:如前文所述,响水河是黄龙洞第二层洞中的一条阴河,游客可以乘船游览,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沿途的各种奇观让人目不暇接,仿佛在进行一场神秘的探险之旅。
天仙瀑游览区:天仙水瀑布是黄龙洞内最大的三股泉水,从三十米高的蜂窝状的洞顶石窟中如烟似雾的倾泻而下,形成美轮美奂的瀑布奇观。四季长流不竭,落差达 27.3 米,真有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的气势。在洞顶上是一座高山,山上森林茂密,其上地表水汇聚成溪,沿洞顶缝隙渗透下来,便形成了天仙水瀑布。
天柱街游览区:跨过中国游览洞穴中跨度最大的石拱桥天仙桥,便进入了天柱街。天柱街以繁华似锦、春意盎然的 “天上街市” 为中心,西街花果山石柱石花重重叠叠,东街 “天堂宫” 穹形洞顶高大幽深。这里仿佛是天上的街市,充满了神秘和奇幻的色彩。
龙宫游览区:龙宫大厅是黄龙洞最大的一个厅,也是黄龙洞最先形成和最古老的大厅,还是国内已开放旅游洞穴中石笋最为发育的一个大厅。整个龙宫气势磅礴、粗犷宏伟。1992 年,世界自然遗产委员会的高级顾问桑塞尔来到龙宫时,曾评价 “这是我所见到的溶洞石笋最集中、神态最逼真的地方。黄龙洞不愧为世界溶洞奇观,实在太奇太妙了。” 在龙宫里,有一根又高又细的石笋,这就是 “定海神针”,它成为了龙宫的标志性景观。此外,龙宫还有数以千计的石柱、石笋林立四周,“龙王宝座” 位居中央,让人仿佛置身于海底龙宫之中。
迷宫游览区:迷宫地处黄龙洞最底层,洞内钟乳石种类较多,景观异常集中,洁白晶莹的钟乳石、石笋、石柱、石幔、石花、卷曲石、石珍珠、石珊瑚等玲珑剔透。“龙王宝座” 位居中央,数以千计的石柱、石笋林立四周。此外,洞内还有音响石。洞中瀑布,最高 50 余米。洞中有水又有山,尤其是洞中有山,在国内溶洞中实为罕见。迷宫是黄龙洞中的精华,让游客在探索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
黄龙洞位于中国湖南省张家界市武陵源区索溪峪镇河口村。这里地处张家界核心景区武陵源的东端,是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体位置在索溪峪自然保护区东部,索溪峪镇东 7 千米的一座山腰上。
从地理区域上看,黄龙洞所处的位置得天独厚。它与周边的自然景观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这里不仅是游客们探寻自然奇观的胜地,也是领略张家界独特地质风貌的重要窗口。
黄龙洞所在的张家界地区,以其奇峰异石、峡谷深壑而闻名于世。而黄龙洞则像是一颗隐藏在山中的璀璨明珠,等待着人们去发现它的美丽与神秘。
从交通便利性来说,虽然黄龙洞位于山腰上,但游客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到达。从张家界市区汽车站乘车到武陵源汽车站,再转乘武陵源 1 路车到黄龙洞站下即是,交通较为便捷。
黄龙洞周边的自然环境优美,山峦起伏,绿树成荫。这里的气候也受到张家界整体气候的影响,处于亚热带北部和中部的过渡地带,属中亚热带山原型季风湿润气候。一年之中 4 - 8 月为雨季,雨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 69%,且雨区长、雨时长、强度大、频率高,暴雨时山洪凶猛,年平均降水量在 1485 - 1518 毫米之间。这种湿润的气候和丰富的降水,为黄龙洞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动力条件。
在这样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下,黄龙洞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它不仅拥有壮观的溶洞景观,还与周边的生态环境相互融合,成为了张家界旅游的一张亮丽名片。
黄龙洞作为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洞穴,其建筑风格独特而壮观,充满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奇幻魅力。
1. 整体布局
黄龙洞分旱洞、水洞各两层,另有一库、二河、三潭、四瀑、十三厅、九十八廊,以及上千白玉池、上万座钟乳石峰。这种宏大而复杂的布局,仿佛一座神秘的地下宫殿。洞内的各个景点相互连接,构成了一个庞大而又充满奇幻色彩的地下世界。
2. 主要景点特色
龙舞厅:面积约 6000 平方米,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洞内灯火阑珊、石笋林立,这里仿佛是一个神秘的地下舞场,让人不禁想象曾经龙王爷在此跳舞的盛大场景。旁边的峭壁上还有一个华丽的包厢,相传是龙王爷的小女儿和她的心上人约会的地方。
响水河:是黄龙洞第二层的一条阴河,全长 2800 米,已开发的游览部分为 800 米。游客乘船游览大约需要 8 分钟,沿途可以欣赏到龙王金盔、海贝浮空、海螺吹天、隐龙峡、插香台、天仙桥等洞中奇观。河水常年保持 16℃,是娃娃鱼的理想生存环境,为整个洞穴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天仙宫:是黄龙洞内最宽的一个厅,南北宽达 96 米,东西长 105 米。旁边是国内目前已开发的游览洞穴中规模最大的石瀑布群,南北宽 62 米,东西宽 105 米,落差达 40 米。由于洞顶较薄,水中泥质含量较高,所以流石瀑颜色呈黄色,被取名为 “黄土高坡”。
天柱街:跨过中国游览洞穴中跨度最大的石拱桥天仙桥,便进入了天柱街。天柱街以繁华似锦、春意盎然的 “天上街市” 为中心,西街花果山石柱石花重重叠叠,东街 “天堂宫” 穹形洞顶高大幽深。这里仿佛是天上的街市,充满了神秘和奇幻的色彩。
龙宫:黄龙洞最大的一个厅,也是最先形成和最古老的大厅,还是国内已开放旅游洞穴中石笋最为发育的一个大厅。整个龙宫气势磅礴、粗犷宏伟。“定海神针” 高耸其中,成为了龙宫的标志性景观。数以千计的石柱、石笋林立四周,“龙王宝座” 位居中央,让人仿佛置身于海底龙宫之中。
迷宫:地处黄龙洞最底层,洞内钟乳石种类较多,景观异常集中,洁白晶莹的钟乳石、石笋、石柱、石幔、石花、卷曲石、石珍珠、石珊瑚等玲珑剔透。“龙王宝座” 位居中央,数以千计的石柱、石笋林立四周。此外,洞内还有音响石。洞中瀑布,最高 50 余米。洞中有水又有山,尤其是洞中有山,在国内溶洞中实为罕见。
3. 与周边景观的融合
黄龙洞与周边的黄龙洞生态广场及民族音乐秀《烟雨张家界》共同组成了黄龙洞景区。黄龙洞生态广场集民俗表演、旅游服务、休闲生活等功能于一体,将传统融入了现代,人文融入了自然,各种田园民俗风光尽收眼底。游客在欣赏完黄龙洞的神奇景观后,可以来到生态广场,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享受休闲时光。
黄龙洞的建筑风格独特而壮观,是大自然的杰作与人类智慧的结晶。它不仅展现了喀斯特岩溶地貌的神奇魅力,也为游客提供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
传说故事:
黄龙洞的传说众多,为其增添了神秘的色彩。其中,张法师进洞求雨的故事尤为著名。清代乾隆年间百日大旱,云游法师何俊儒称黄龙洞有泉,他带着徒弟进洞求雨,百姓在外擂鼓助威,果真有泉水涌出。但之后泉水很快枯竭,进洞者全部遇难丧生,何法师临死前留下 “干死当门田,莫打黄龙泉” 这句话,让黄龙洞成为了让人敬畏又充满好奇的神秘之地。此外,还有许多关于黄龙洞的传说,如在索溪北岸的何家坪,百姓央求当地著名法师何俊儒打洞求雨时,何俊儒在梦中梦见一位少女告诉他要求雨必须找她爸爸。在大唐初期,一个偏远的小山村,农夫在自家稻田前看到一条又粗又长、黄色鳞片的神秘生物,疑似黄鳝,却又比普通黄鳝大很多,它的出现和消失都充满了神秘色彩。这些传说故事,不仅丰富了黄龙洞的历史文化内涵,也让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充满了想象和期待。
地质奇观与科研价值:
黄龙洞以其高阔的洞天、幽深的暗河、密集的石笋等特级旅游资源,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科研价值,被中外地质界权威人士公认为世界溶洞的 “全能冠军”。黄龙洞作为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洞穴,在漫长的地质演变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大约 3.8 亿年前,黄龙洞所处地区是一片汪洋大海,经过漫长岁月的孕育,洞穴开始慢慢形成。直到 6500 万年前,地壳抬升,出现了干溶洞。此后,在岩溶及水流的作用下,历经千百万年的雕琢,逐渐形成了如今令人惊叹的地下奇景。黄龙洞的地质奇观不仅吸引了众多游客,也为地质学家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源。其洞内的石笋、石柱、地下河等景观,都是地质演变的生动见证,对于研究地球的历史和地质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黄龙洞还被评为 “中国最美的六大旅游溶洞” 之一,其景观秀美,具有科研价值,且开发合理,保护措施完善。石笋密集程度应为全国之冠,定海神针国内罕见,为张家界增添了地下奇观。
门票与讲解:购买黄龙洞门票时会顺带购买讲解票,价格较为合理,小孩最好也买,因为是一个票对应一个导游讲解器。散客自由组团,凑满 30 人开闸放一波人进去,由导游阿妹带队全程讲解,通过讲解器能更好地了解黄龙洞的历史和景观特色。
购物与拍照:洞内商贩卖夜光石、朱砂石等纪念品,可以讲价。洞里景区拍照点商家给游客拍的照片也可以讲价。喜欢集章的游客记得带本子,洞内几个拍照点可找工作人员免费盖章。洞外有个邮政商店,门口有十几枚章,里面还有十几枚,还可以敲邮戳,但要消费满 30 元。
其他注意事项:进洞前因为要等导游就位,入口处会排队,游客需耐心等待。洞内没发现厕所,所以要上厕所的需要在进洞前做好准备。洞外的两座草庐厕所取名 “茅斯”,是方言发音,据说已经成了网红打卡点。给定海神针拍照时可以把手机倒过来贴地拍,这样就能比较轻松拍到景致全貌。洞内温度较低,建议携带外套,以防着凉。洞内地形复杂,部分路段较为狭窄,行走时请注意安全,避免摔倒。洞内光线较暗,为了更好地欣赏美景,建议携带手电筒或开启手机照明功能。洞内禁止触摸钟乳石等自然景观,以免造成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