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
Copyright © 湖南张家界旅游景点特色美食网 沪ICP备2024074444号-4
2024-11-30
武陵源区的名字由来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从地理位置上看,武陵源区处在湖南、贵州交界的武陵山脉北段。在漫长的地质演变过程中,这里经历了无数次沧海桑田的变化。中晚泥盆世时期,大量的石英砂岩沉积于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地壳抬升以及风化、侵蚀等自然力量的作用,使得这片区域的一些隆起的台地逐渐演变成了独特的峰林、峰丛景观。
从历史角度来说,武陵源这片土地历史悠久。远古时期,境内就有人类活动。周朝时期,这里属于楚国。公元前 11 世纪,周成王将熊绎封到楚国,都城设在丹阳(现在的湖北省秭归县),而慈利(包括现在的永定区、武陵源区以及桑植县)则在楚国的管辖范围之内。到了周赧王三十七年(公元前 278 年),秦昭王设立了黔中郡(郡治设在现在的沅陵县西边),慈利归其管辖,武陵源区域也随之成为黔中郡的一部分。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 221 年),全国划分为 36 个郡,在黔中郡下设立了慈姑县(县治在官塔坪,也就是现在的慈利县蒋家坪乡太坪村),慈姑县管辖范围广泛,包括现在的安乡、澧县、津市、临澧、石门、慈利、桑植等县,以及永定区、武陵源区,还有湖北省的公安、鹤峰县,以及湖南省桃源县的一部分。汉高祖五年(公元前 202 年),废黔中郡设武陵郡,并把慈姑县分成了零阳、孱陵、充县三个县,此时武陵源区域为充县辖地。此后,历经三国、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朝代的变革,区域划分不断调整。
从文化传播方面来看,不少文人墨客的作品中都提到过“武陵源”。王维写过“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李白也写过“功成拂衣去,归入武陵源”;宋文学家王安石在《径暖》中写:“归来向人说,疑是武陵源。”他们笔下的“武陵源”成为了超凡脱俗的世外桃源的代名词。王维《桃源行》诗中提到的溪、洞、峡谷、村庄、樵客等景观最贴近现在的武陵源。“武陵源”这个名称充满了文化底蕴。
1984 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视察此地时将张家界、索溪峪、天子山三大景区命名为“武陵源”。从此,这个名字便承载着这片神奇土地的独特魅力,被世人所熟知。
武陵源区的人口情况在近年来呈现出一定的特点和变化趋势。
2023 年,武陵源区常住人口为 5.96 万人。从历史数据来看,其人口数量处于动态变化之中。2022 年末 2023 年初,全区常住人口 6.02 万人,按城乡分,城镇人口 4.22 万人,农村人口 1.80 万人。这一数据反映出城镇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城镇人口占比较高,显示出武陵源区在城市建设和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按性别分,男性 3.00 万人,女性 3.02 万人,性别比例较为均衡。按年龄分,0—15 岁 1.10 万人,16—59 岁 3.96 万人,60 岁以上 0.96 万人。可以看出,劳动年龄人口占比较大,为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较为充足的人力资源。同时,老年人口数量也不容忽视,这对养老服务等社会事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全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70.1%,进一步说明了武陵源区的城市化水平较高。
从户籍人口方面来看,根据相关数据,2022 年末 2023 年初全区总户数 20270 户,户籍总人口 55457 人。其中男性 27840 人,女性 27617 人,男女性别比 50.2:49.8。总人口中非农业人口 35962 人,占总人口的 64.8%。全区少数民族共 52138 人,其中土家族 50877 人,白族 906 人,苗族 233 人。全年出生人口 455 人,出生率为 8.2‰。死亡人口 410 人,死亡率为 7.4‰,自然增长人口 45 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0.8‰。
武陵源区的人口结构和变化趋势对其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着多方面的影响。一方面,较高的城镇化率和较为均衡的人口性别比例为区域的稳定发展提供了基础。另一方面,不同年龄段人口的分布情况也对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的供给提出了挑战。同时,丰富的少数民族人口也为武陵源区带来了独特的文化魅力和发展机遇,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武陵源区在 2024 年上半年的经济发展呈现出多方面的特点和态势。
一、经济增长情况
2024 年上半年,武陵源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26.5 亿元,同比增长 4.1%,增速与桑植并列全市第一。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各产业的协同发展以及政府各项政策的有效落实。从产业结构来看,第一产业同比增长 2.1%,表明农业领域保持着稳定的发展态势。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以及对特色农产品的开发,农业产业不断拓展新的发展空间。例如,“乡村旅游+庭院经济”示范项目的推进,既促进了农业生产,又为游客提供了独特的乡村体验,进一步推动了第一产业的发展。
第二产业同比下降 17.3%,这可能是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所致。然而,武陵源区政府积极应对,通过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等措施,努力扭转第二产业的下滑趋势。如完成工业产值 4758.2 万元,增速 1.1%;工业增加值 1332 万元,同比增长 6.24%。同时,积极引进新的工业项目,如储备中央预算内项目中涉及工业领域的项目,为第二产业的未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第三产业同比增长 4.9%,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旅游产业作为武陵源区的主导产业,对第三产业的增长贡献巨大。上半年累计接待中外游客 849.64 万人次,同比增长 9.4%;实现旅游总收入 102.86 亿元,同比增长 30.0%。旅游市场的稳中向好,带动了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此外,数字经济、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也在不断崛起,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增添了新动力。
二、旅游市场表现
旅游市场在 2024 年上半年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累计接待中外游客 849.64 万人次,同比增长 9.4%,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武陵源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不断提升的旅游服务质量。武陵源区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如奇峰异石、峡谷深壑、森林茂密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览。同时,政府和企业不断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提升景区的可进入性和游览体验。例如,百龙天梯配套服务设施提质改造项目的完成,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便捷、舒适的游览方式。
实现旅游总收入 102.86 亿元,同比增长 30.0%。这不仅得益于游客数量的增加,还得益于旅游消费的升级。游客在武陵源区的消费不再局限于门票和基本的餐饮住宿,而是逐渐向特色旅游商品、文化体验、休闲娱乐等领域拓展。如潮人流带旺了莓茶、葛根、土家族织锦等一系列特色旅游商品的销售,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增长点。此外,政府出台引游客促消费举措,不断释放暑期消费潜力,进一步推动了旅游总收入的增长。
三、投资情况
投资降幅持续收窄,上半年新增入库项目 20 个,计划投资 2.52 亿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 11.4%,降幅较一季度收窄 15.3 个百分点。这表明武陵源区在投资领域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正在取得成效。政府积极策划包装项目,储备了大量的中央预算内项目、地方政府专项债项目以及“两重”“两新”项目。例如,储备中央预算内项目 72 个 32.6 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项目 12 个 11.42 亿元、“两重”“两新”项目 50 个 43.61 亿元。同时,坚持力量向项目集中、资源向项目集聚、政策向项目集成,实行月调度、月通报机制加快项目推进。一些重点项目如大夫第文博园投资完成率超预期,“乡村旅游+庭院经济”示范项目、湘西北生物多样性(森林质量精准提升二期)项目、百龙天梯配套服务设施提质改造项目、张家界山与溪度假酒店、云庭时光酒店已完工,融上美学酒店、希尔顿欢朋酒店即将开门纳客。这些项目的推进,将为武陵源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支撑。
四、财税情况
财税开源仍需加力,上半年地方财政收入 21750 万元,同比下降 6.3%。其中,地方税收收入 11306 万元,同比增长 18.7%;非税收入 10444 万元,同比下降 23.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8.23 亿元,同比增长 7.7%。为了增加财政收入,武陵源区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方面,加强重点领域的税收征管,全力盘活“三资”,确保应征尽征。另一方面,持续加强招商引资,吃透上级政策,大力包装项目,跑项争资,多渠道增加财政收入。例如,召开 2024 年第一季度财税收入调度会和第三季度财税收入调度会,分析当前形势,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任务,推动财税工作稳步增长。
五、消费情况
消费驱动初见成效,上半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9.8 亿元,同比增长 1.0%,增速排全市第一。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消费政策,如发放消费券、举办消费活动等,激发了居民的消费热情。同时,企业也积极创新经营模式,提升服务质量,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例如,持续推行“三索一梯”一票制,对交通工具票务销售系统优化升级,政企联手强品牌拓市场共进退。加强景区服务价格、停车场价格监管,推进演艺、购物市场专项整治,有效消除市场恶意竞争,启动城乡供水价格调整。这些措施不仅提升了消费者的满意度,也促进了消费市场的繁荣发展。
六、居民收入情况
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上半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8457 元,增长 5.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 21523、12366 元,增长 4.3%、6.5%,均超过了全省平均增速水平。居民收入的增长,得益于经济的发展和就业的稳定。随着旅游市场的繁荣,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空间。同时,政府也加大了对民生的投入,提高了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促进了居民收入的增长。
七、安全生产情况
安全生产较为稳定,截止 6 月底,全区共发生生产经营类事故 2 起,造成 1 人受伤,1 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 0.55 万元;非生产经营类事故 35 起,累计 14 人受伤,2 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 11.7 万元。武陵源区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始终将“安全第一”意识落实到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各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对交通运输、食品、特种设备等重点领域的安全监管,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例如,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刘宏带队开展 2024 年第一季度安全生产检查,对天子山索道、佳禾御笔峰中餐厅、环保客运公司天子山分公司、空中田园和百龙天梯等地进行检查,现场交办发现的问题和隐患。武陵源区还召开了 2024 年第一季度安全生产工作分析会,强调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强化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全力做好当前安全防范工作。
武陵源区拥有众多令人惊叹的旅游景点,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景观吸引着无数游客。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作为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武陵源区。这里占地 130 平方公里,拥有超过 2000 座形态各异的石峰,森林覆盖率高达 88%,仿佛是大自然用神奇的画笔勾勒出的一幅壮丽画卷。
黄狮寨,亦名黄石寨,原名黄氏寨、黄丝寨。位于森林公园西部。相传汉留侯张良隐居此地受难被其师黄石公搭救,故名黄石寨。黄石寨海拔 1080 米,是雄伟高旷的观景台。寨顶面积 16.5 公顷,西南稍高,东北略低。周围悬崖绝壁,绿树丛生,伸出许多凌空观景台。阴雨天气,寨台四周云烟弥漫,千峰攒聚;清晨日出,薄雾飘飞,群峰或明或暗,变幻神奇;静夜月明,星空辽阔,峰群淡雅端正,背景幽深缥缈;寒冬冰雪覆盖,冰柱下悬,千峰万壑堆银砌玉。从南面登寨,沿途有天书宝匣、定海神针、南天门、南天一柱、摘星台、天桥遗墩、六奇阁等绝佳景点。有“不上黄石寨,枉到张家界”之说。
砂刀沟,以其独特的地貌景观而闻名。沟内奇峰林立,溪水潺潺,仿佛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琢而成。
金鞭岩,是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标志性景点之一。一座巨大的石英砂岩柱拔地而起,形似一根金鞭,故而得名。金鞭岩高耸入云,气势磅礴,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金鞭溪,是一条天然形成的美丽溪流,因金鞭岩而得名。溪水弯弯曲曲自西向东流去,即使久旱,也不会断流。走近金鞭溪,满目青翠,连衣服都映成了淡淡的绿色。流水潺潺,伴着声声鸟语,阳光透过林隙在水面洒落斑驳的影子,给人一种大自然安谧静美的享受。溪谷有繁茂的植被,溪水四季清澈,被称为“山水画廊”“人间仙境”。有诗赞曰:“清清流水青青山,山如画屏人如仙,仙人若在画中走,一步一望一重天”。途中还有点歌台,土家姑娘时刻准备为游人唱民族歌曲。
天子山风景区,位于武陵源北部,总面积 67 平方公里,海拔高达 1262.5 米,是最高点,最低点为 534 米。这里有天子洲、宝剑锋和龙椅岩等景点,与南宋时期土家族领袖向王有关。
袁家界,是天子山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石柱群和奇特的地貌而闻名。这里的石柱形态各异,如“南天一柱”“夫妻岩”等,极具观赏价值。天悬白练:砂刀沟尽头,有一抹泉水从 200 多米高的悬崖顶端飘然而下,游人站在对面的观景台上望去,只见一匹白色长练从九天飘落,溅玉飞花,蒸岚生雾,冲漱谷涧。若遇大雨,更是气象万千,胜似雨后的黄山九龙瀑。
御笔峰,是天子山风景区的最佳景点之一,坐落于天子山自然保护区。御笔峰被公认为是武陵源砂岩大峰林风光的标志景点,不断出现在海内外各种媒体和宣传品上面,堪称天下一绝。山谷中数十座错落有致的秀峰突起,遥冲蓝天,靠右的石峰像倒插的御笔,靠左的石峰似搁笔的“江山”。此峰造型独秀,远、近、前、后景致各不相同。航拍御笔峰,从不同角度欣赏,更是美不胜收。
仙女献花,坐落于御笔峰斜对面。石峰俏立云端,态极妖娆,岩顶灌木滴翠,山脚山腰野花如锦,每到春暮,天风吹,流云飘,恍如仙女将鲜花撒向人间。一山峰侧面似少女,手捧花篮,面东而立,眉目清秀,线条分明,体态娇娜。峰顶青松灌木似少女头上的装饰。整个造型优美逼真,韵致殷然。它是天子山上的第一大精华景点。
杨家界风景区,1992 年被发现,据传北宋时期土家族将领杨家曾在此扎营,保存有杨家族谱和明清时代杨家祖墓,有“六郎湾”“七郎湾”和“宗保湾”等特色地名。
天然长城,以独特的峰墙奇观著称,张家界的砂岩地貌在 2010 年的时候,被地质学家们确定为“张家界地貌”,主要由方山、台地、峰墙、峰丛、峰林、石门、天生桥及峡谷、嶂谷等构成。杨家界的峰墙景观形成于 3.8 亿万年,呈长条状分布,横看成墙,侧看成峰,如同一道天然形成的长城,气势恢宏,巍峨壮观,让人流连。
一步登天,由五郎拜佛景点沿山巅出丛林,东行 500 米,岭上一峰耸立,海拔 1130 米。有铁梯 32 步可登峰顶。峰顶平坦,长 5 米,宽 4 米,有铁栏杆围护。台上有虬松 20 余株,或屹立于台顶,或倒悬于峭壁。登台东望,7 道屏峰,层次分明。东南可见黄石寨、龙风哑。西南诸峰邻近,树木苍郁,西瞰中湖方向景深多层,其中第一层为棱形矮平石柱两座,第二层为石峰三座,其中一座如人抱孩,孩以手揉目状,中间一座如一对情人拥抱,另一应如一大型屏障。南面一石峰上大下小,似一棒槌。
乌龙寨,海拔 1122 米,清末自民国时则土匪盘踞于此,留有 27 步石级,寨上有孤寨悬梯、悍匪窟穴。乌龙寨虽然海拔只有 1122 米,但是道路奇险,尤其是到达山顶部分,道路只够一行单向行走,登上山顶更是要走垂直扶梯。说到乌龙寨,估计大家肯定会想到老电影《乌龙山剿匪记》,电影里所描绘的故事虽然不是张家界的乌龙寨,但是在清末年间,乌龙寨也的确是土匪的老巢。
天波府,位于乌龙寨下。有 10 座石墙,皆相对平行而立,高矮参差不齐,气势恢宏恰似古代候将相府地遗址,仿佛此处原是杨家将的大波府。
龙泉瀑,龙泉溪的尽头,一悬崖高自余米,泉水自悬崖飞泻,呈雾状飘落谷底,形成瀑布。瀑高 80 米,上宽 5 米,下宽 15 米。左高 55 米悬崖处,有三节怪石凸出石壁,泉水跌落其上,形成烟雾,水汽氤氲。沿古藤湾向下走约 1 公里,便是杨家界又一胜景,名曰“龙泉瀑”。从峡口再溯溪而上 2 公里便见飞瀑。这座瀑布比索溪峪的百瀑溪、天子山的鸳鸯瀑以及张家界的猴儿洞瀑布还要高,还要美。它高挂悬崖,飞流直下。站在瀑前,细雨飞溅,凉风撩衣,哪怕你走得浑汗如雨,也只要几分钟,便顿觉暑热全消,凉爽生寒。站在瀑前看瀑面,瀑面景色壮丽,气势非凡,訇然之声,如响雷一般;再看瀑底,瀑底碧水一泓,清澈见底,游鱼可数,群山倒影再现。投掷一石,水皱,影晃,波折,树摇曳,山倾斜,又出现了一幅活活动的山水画。这景色令人陶醉。
五色花,当地有一种怪树,高 10 余米,叶片呈扁舟状,每年四月开花,花期为一个月,花日变五色,从早到晚依次呈白、红、紫、黄、黑,花香满山,沁人心脾,名为“五色花”。
白鹤坪的白鹭大聚会。白鹤坪上耸立两座小山,山上松树居多,每年四月间,白鹭陆续飞来,开始长达七个月的大聚会,最多时有 20000 余只。
索溪峪风景区,位于武陵源东北部,总面积 25400 公顷,自 1982 年设立以来就被列为省级自然保护区,有车行游道和步行游道通往各个小景区和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著名景点有黄龙洞,是一座全长 7.5 公里的溶洞,景观奇异。
金鞭溪,不仅是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著名景点,也是索溪峪风景区的一部分。溪水清澈见底,两旁奇峰林立,植被茂盛,是徒步游览的好去处。沿途可欣赏到“猪八戒背媳妇”“金鞭岩”等著名景观。
宝峰湖,位于索溪峪核心区域,是一个人工湖泊。湖水碧绿如镜,四周山峦起伏,湖中有许多小岛,景色十分迷人。游客可以乘船游览湖光山色,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悬崖栈道,索溪峪的悬崖栈道是一大特色,全长约 3000 米,最高处海拔约为 1300 米。栈道紧贴悬崖峭壁,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壮观的峡谷风光。
十里画廊,位于索溪峪景区,是该景区内的旅游精华,在这条长达十余里的山谷两侧,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人行其间如在画中。沟旁黛峰屏列,山上的岩石形成了 200 来尊似人似物、似鸟似兽的石景造型,其中“孔雀开屏”“采药老人”“寿星迎宾”“猛虎啸天”等最为著名。十里画廊长约五公里,两边林木葱茏,野花飘香;奇峰异石,千姿百态,像一幅幅巨大的山水画卷,并排悬挂在千仞绝壁之上,使秀美绝伦的自然奇观观溶进仙师画工的水墨丹青之中。
黄龙洞,是索溪峪的一个地下溶洞,全长约 10 公里,是亚洲第一长洞。洞内钟乳石千姿百态,美不胜收。
百丈峡,是索溪峪的又一景观。古人曾作有《百丈峡》诗刻在岩壁之上,而今还依稀可辨。
西海峰林,索溪峪的景观,以山水为依托。这里的山没有张家界那么峭峻,但却也巍巍层列,站在索溪镇或进入“十里画廊”“西海峰林”等观景区,只见深沟幽谷中的石峰,一座簇拥着一座,绵延一、二十里,犹如一幅水墨长卷,煞是壮观。山坳溪水旁,农舍散落,鸡犬啼鸣,房顶的炊烟袅袅,屋旁亭亭修竹,使得这里雄奇中透着清秀,幽深中带着恬淡,粗犷中含着娇媚,给人以心旷神怡之感。
武陵源区地处湘西地区,拥有丰富多样的少数民族美食文化,同时也有与旅游景区相关的特色小吃,让人回味无穷。
一、土家族美食
腊肉:张家界腊肉以其独特的风味和传统的制作工艺而闻名。武陵源区的腊肉选用当地优质的猪肉,经过独特的腌制和熏制工艺,色泽红润、肉质鲜嫩。腊肉熏制经营属于农业养殖业延伸范围,是精准扶贫项目内容之一。在小水沟坡地的钢架棚里熏制的腊肉,带有独特的烟熏香气,可与各种蔬菜搭配炒制,也可作为火锅食材,味道醇厚。
合菜(团年菜):为土家族过年家家必制的民族菜。将萝卜、豆腐、白菜、火葱、猪肉、红辣椒条等合成一鼎锅熬煮,即成“合菜”。食材丰富,营养均衡,味道鲜美,是土家族人民团圆时刻的重要美食。
二、苗族美食
酸酢鱼:将捕捉到的新鲜小鱼,破肚洗净,裹上米粉(米粉中要放少许食盐,调匀),然后放进菜坛内,腌扑 3 至 5 天,待有酸味以后即成。酸酢鱼是独具地方风味的美味佳肴,鲜为人知却别有一番风味。
三、白族美食
暂未提及白族特色美食内容,但可以想象白族在武陵源区的生活中,也一定有其独特的美食文化等待挖掘。
四、特色小吃
烤糍粑:在武陵源区的各种活动中,烤糍粑常常是不可或缺的美食。软糯香甜的烤糍粑,滋滋冒油,供围观群众免费品尝。烤糍粑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武陵源区人民生活中的一份温暖记忆。
红薯糍粑:张家界小背篓的红薯糍粑口感软糯,香甜可口。红薯的香甜与糍粑的软糯完美结合,是游客们喜爱的特色小吃之一。
状元肉汤圆:面有味的状元肉汤圆独具特色。汤圆的外皮软糯,内馅鲜美多汁,是一道让人惊艳的小吃。
葛根拌面:面有味的葛根拌面味道独特。葛根的清香与面条的劲道相结合,再加上特制的调料,口感丰富,让人回味无穷。
葛粉小吃:湘阿妹公司的葛粉小吃是武陵源区的特色之一。葛粉具有多种营养价值,制成的小吃口感爽滑,是健康与美味的结合。
湘西米豆腐:盛世武陵的湘西米豆腐口感细腻,味道酸辣可口。米豆腐配上特制的调料,是一道开胃的小吃。
香辣干魔芋:墉城十八子的香辣干魔芋口感劲道,香辣可口。魔芋的独特口感与香辣的调料相得益彰,是一道让人欲罢不能的小吃。
儿时油粑粑:大队老渔村 1973•湘西土菜研究院的儿时油粑粑让人回忆起童年的味道。油粑粑外酥里嫩,香甜可口,是武陵源区的传统小吃之一。
土司蒿草粑:索溪山寨 - 湘西民间土菜的土司蒿草粑带有浓郁的湘西特色。蒿草的清香与糯米的软糯相结合,口感独特。
五、特色餐厅美食
岩耳炖土鸡:唐师傅湘西名菜馆、印象鲵宴等餐厅的岩耳炖土鸡是武陵源区的名菜之一。岩耳是张家界的特产,和鸡在一起炖,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一道大补的美食。鸡肉鲜嫩,岩耳带有淡淡的苦味,两者搭配,犹如药膳,香气浓郁。
陈坛子涮锅娃娃鱼:陈坛子灶锅鱼的陈坛子涮锅娃娃鱼独具特色。娃娃鱼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搭配独特的调料和烹饪方法,让人回味无穷。
姜辣娃娃鱼:印象鲵宴的姜辣娃娃鱼也是一道特色美食。姜的辣味与娃娃鱼的鲜美相结合,口感丰富,是喜欢辣味美食的游客的不错选择。
耕农源当家牛肉钵:耕农源总店的耕农源当家牛肉钵味道醇厚。牛肉炖煮得恰到好处,口感鲜嫩,汤汁浓郁,是一道下饭的好菜。
一碗腊肉一两银:索溪山寨•湘西民间土菜的一碗腊肉一两银,体现了腊肉在武陵源区美食中的重要地位。腊肉的独特风味与其他食材的搭配,让人品尝到湘西的特色美食。
招牌红烧桂鱼:大队老渔村 1973•湘西土菜研究院的招牌红烧桂鱼色香味俱佳。桂鱼肉质鲜嫩,红烧的烹饪方法使其味道更加浓郁,是一道受欢迎的美食。
牛王牛扣肉:湘西牛王的牛王牛扣肉口感软糯,肥而不腻。扣肉的烹饪工艺独特,味道醇厚,是一道传统的美食。
湘西三下锅:富正毅三下锅三店的湘西三下锅是张家界的特色美食之一。锅里可以选择各种食材,如腊肉、豆腐、萝卜等,边吃边慢火炖,味道香浓。
相约麦酱肉:相约武陵的相约麦酱肉独具风味。麦酱的独特味道与猪肉的搭配,让人品尝到不一样的美食体验。
鼎罐鸡:盛世武陵的鼎罐鸡是一道传统的美食。鸡肉在鼎罐中炖煮,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武陵源区的特色美食不仅体现了当地的地方风味和美食文化,也为游客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美食体验。在欣赏武陵源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同时,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更是一种难忘的旅游经历。
武陵源区作为著名的旅游胜地,拥有丰富的旅游服务设施,其中酒店数量众多,类型丰富多样,为游客提供了多样化的住宿选择。
通过对旅游平台数据的查询以及实地调研,我们可以了解到武陵源区的酒店数量较为可观。目前,武陵源区有各类酒店、客栈及民宿等住宿设施众多。例如,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希尔顿欢朋酒店,以其良好的早餐和完善的设施深受游客好评,距离武陵源区中心直线距离仅 650 米,为游客提供了便捷的住宿选择。天崇云海度假酒店(武陵源国家森林公园店)环境优雅,周边方便,拥有泳池和山景房等特色房型,吸引了众多游客预订。兰亭·雅居酒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标志门店)景观很棒,早餐也备受赞誉,还有充电桩和泳池等设施,为游客带来舒适的住宿体验。维一风尚酒店(张家界武陵源店)性价比高,周边方便,提供棋牌房和家庭房等房型,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华天精选酒店(张家界武陵源店)近景区,周边方便,山景房和管家服务为游客提供贴心的服务。曼缘度假酒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标志门店)早餐很棒,周边方便,江河景房和动人夜景让游客流连忘返。山海童话客栈(国家森林公园标志门店)环境优雅,设施很好,管家服务和亲子酒店的特色吸引了不少家庭游客。二丫头客栈(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店)吃饭方便,房间很大,亲子主题房和家庭房深受游客喜爱。张家界喜屋民宿设施很好,提供接送服务,影音房和窗外好景为游客带来独特的住宿体验。山也民宿(张家界武陵源千古情店)服务很好,体验很棒,影音房和情侣房为游客营造浪漫的氛围。
此外,还有张家界风之旅·山谷别墅度假酒店、知喜民宿(张家界武陵源森林公园店)、惜福湾度假酒店(张家界武陵源森林公园店)、凤雅智能民宿客栈、张家界浣沙居精品酒店(武陵源店)、张家界意宿美学客栈、山语.山谷民宿(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店)、张家界花谷简筑·云顶观日出民宿等众多特色民宿和酒店,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住宿选择。
在经济型酒店方面,维一风尚酒店(张家界武陵源店)、张家界雨后阳光客栈(国家森林公园武陵源标志门店)、张家界米多客栈(武陵源东门店)、张家界喜见客栈(武陵源标志门店)、Q 加·张家界紫艳凝香客栈、山水居民宿(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店)、维一·Courtyard 休闲度假美宿(武陵源店)、张家界乐途客栈(武陵源标志门店)、武陵山水客栈(张家界森林公园标志门店)、张家界山见精品民宿(武陵源标志门店)等酒店以其周边方便、性价比高、服务好等特点,受到游客的青睐。
武陵源区的旅游接待能力较强。2024 年上半年累计接待中外游客 849.64 万人次,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发展,旅游接待设施也在不断完善和提升。众多的酒店、客栈及民宿为游客提供了充足的住宿选择,满足了不同游客的需求。同时,武陵源区还在不断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加强对酒店、客栈及民宿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游客能够享受到优质的住宿服务。
总之,武陵源区的酒店数量众多,类型丰富多样,旅游接待能力较强,为游客提供了良好的旅游服务设施和接待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