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慈利县简介

2024-11-30

一、慈利县名字由来

慈利县名称的历史变迁极为丰富,从秦代的慈姑县到如今的慈利县,历经了多个朝代的更迭。

慈利县因 “土俗纯慈,得物产利” 而得名,其名称的演变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

在秦朝,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 221 年)分辖区为 36 郡,在黔中郡下置慈姑县,县治官塔坪,即如今的慈利县蒋家坪乡太坪村。慈姑县是澧水流域最早的行政区划,辖地广阔,包括今慈利、安乡、澧县、津市、临澧、石门、桑植各县及永定区、武陵源区、湖北省公安、鹤峰县、湖南省桃源县一部分。

据清代《同治直隶澧州志・建置沿革》记载:“秦始皇二十六年庚辰,分天下 (为) 三十六郡,置慈姑县,隶黔中郡。慈姑,今澧属诸县,城在慈利 (县) 官塔坪。” 慈姑县置县令、县丞和县尉,县下设乡,乡下设里。明代《隆庆岳州府志》卷七记载了慈姑县由来:“慈利在府西七百五十里,以土俗淳慈,得物产利,名曰慈姑。境内有七姑山,姑之义疑取此。” 还有人说慈姑县因境内盛产慈姑这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而得名。慈姑生在田里,叶子像箭头,开白花,地下有黄白色球茎,可以球茎作为蔬菜食用。唐代诗人元稹诗云:“小片慈姑白白香,山云草荒新叶长。” 唐代诗人白居易也写道:“家池动作经旬别,松竹琴鱼好在无;树暗小巢藏巧妇,渠荒新叶长慈姑。”

西汉时期,汉高祖五年(公元前 202 年),改黔中郡为武陵郡,废除庞大的慈姑县,析为零阳、孱陵、充县三县,划归武陵郡。零阳县成为慈利县在历史上的第二个名字,零阳县治迁至澧水南岸白公城,在今慈利县政府、县烟草局一带,含今慈利县及常德市石门县、临澧县、澧县一部。据清代《同治直隶澧州志》记载白善所筑:“白公城,在 (慈利) 县治东三里,阳适山下、零水旁。” 据《水经注》及明代《万历慈利县志》载:三国吴景帝永安六年(公元 263 年),武陵郡充县嵩梁山裂,千仞岩壁洞开,玄朗如门,形成天门洞。吴国皇帝孙休视为吉祥征兆,遂将嵩梁山改名为天门山,并分武陵郡西北部置天门郡,郡治设在充县原址,即如今的张家界市城区;同时分慈利县、充县置 “溇中县”,县治遗址在今慈利县三官寺土家族乡三官坛。

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 280 年),分慈利县置澧阳县。

隋统一中国以后,于开皇十八年(公元 598 年),改零阳县为慈利县,县治迁永泰街,因 “土俗淳慈、得物产利” 而得名。明代《弘治岳州府志》记载了慈利县由来:“慈利,以土俗淳慈而得物产之利,故名”。从此,这个名称历经 1400 多年,虽在元代偶有变动,但总体固定下来,延续至今。元代元贞二年(公元 1296 年),慈利县被升为慈姑州,旋改称慈利州,州治在官塔坪。据明代《万历慈利县志》记载:“成宗元贞丙申,升慈利县为 (慈姑) 州。” 清代《康熙慈利县志》也载:“元置慈利州,旧志在二十四都,城垣瓦砾犹存。” 清代《同治直隶澧州志》记载更详:“慈姑州城,元升慈利县置,即慈姑县地。今土垣犹存。” 明代洪武初年,降慈利州为慈利县,县治复迁永泰街,一直延续到现在。

慈利县的历史沿革见证了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变迁,也反映了这片土地上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它作为澧水流域置县 2240 多年以来历代不废、没有断代的古县,被载入湖南省地名公共服务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主编的《湖南古县》书中,实至名归。

二、慈利县人口数量

慈利县拥有一定规模的人口,包括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

慈利县的人口数量在不同统计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截至 2023 年 4 月,慈利县户籍总人口 675707 人。根据《慈利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 年)》,2025 年慈利县常住人口约 58 万人,中心城区常住人口约 17 万人;2035 年慈利县常住人口约 65 万人,中心城区常住人口约 20 万人。

从更详细的统计数据来看,2023 年末 2024 年初,常住人口 55.83 万人,城镇化率 49.54%,城镇人口 27.66 万人。户籍总户数 23.9752 万户,户籍人口 67.3257 万人,城镇化率 24.5%,城镇人口 16.5255 万人。其中男性 34.4874 万人,女性 32.8383 万人。0-17 岁 11.0333 万人,18-34 岁 11.9749 万人,35-59 岁 27.0725 万人,60 岁以上 17.245 万人。年出生人口 0.366 万人,死亡人口 5.4 万人,出生率 0.4795‰,死亡率 7.1‰。

此外,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慈利县常住人口为 562493 人,男性人口占比 50.47%,女性人口占比 49.53%,年龄结构中 0-14 岁占比 16.56%,15-59 岁占比 57.33%,60 岁以上占比 26.11%,65 岁以上占比 20.45%。城镇人口 264339 人,城镇化率 46.99%。

慈利县的人口数据反映了其人口结构和发展趋势。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慈利县的人口规模也在不断变化,为慈利县的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人力支持和市场需求。

三、慈利县经济情况

慈利县经济呈现出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2023 年慈利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年地区生产总值 197.4 亿元,同比增长 4.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40.5 亿元,同比增长 3.2%;第二产业增加值 27.4 亿元,同比下降 3.4%;第三产业增加值 129.5 亿元,同比增长 6.2%。这一数据反映了慈利县经济结构的特点,第三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从产业发展来看,农业方面,2023 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 67.5 亿元,同比增长 3.4%。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服务业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全县规模养殖场达 304 家,农业机械总动力 63 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 38.8% 以上。同时,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新增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为 3.8 万亩,农药、化肥使用量减少,全县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 55 个,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2 个。

工业和建筑业方面,2023 年,全县 90 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 46.2 亿元,同比增长 8.7%。其中采矿业同比下降 19.7%,制造业同比增长 13.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业同比增长 13.2%。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为同比增长 2.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为 98.7%。工业投资同比下降 15%,其中技术改造投资同比下降 48.1%。2023 年建筑业总产值实现 9.9 亿元,同比增长 12.6%。建筑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 90.1 万平方米,同比下降 17.1%。

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方面,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同比下降 15.8%,其中项目投资下降 8.8%,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 34.3%。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均有所下降。全县铺排重点建设项目 110 个,完成年度投资 86.2 亿元,同比增长 59%。市级重点建设项目 24 个,累计完成投资 40.5 亿元,占年度计划的 105.7%,项目数和投资量均居全市第一。省级重点建设项目 4 个,同比增长 100%。

慈利县工业发展在过去十年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县规模工业企业数量由 72 家增长到 94 家,规模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 5.1%;营业收入过亿元的企业从无到有,发展至 7 家;营业收入 5000 万元 -1 亿元的企业发展至 18 家。

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一方面,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如艾佳家纺通过技术改造,2020 年被评为 “高新技术企业” 称号,“贝比佳” 系列产品被荣选为 “中国绿色环保产品”;绿为木业引进人造板材加工及家具生产所需的全自动生产线,“绿为” 牌细木板获得湖南省名牌称号。另一方面,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产业园区为载体,着力完善新兴产业链条,增强产业配套能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等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建设初见雏形。

慈利产业开发区在工业发展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紧扣 “发展” 主题,抓规划、绘蓝图,制定《慈利产业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紧扣 “创新” 重点,搭平台、立项目,创建科技企业孵化器,争取到多个省级荣誉;紧扣 “聚力” 需要,广协作、添动能,与金融机构合作构建 “银企合作” 服务平台。十年来,园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约 74 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约 24 亿元,建设完成标准厂房 40 万平方米、配套生活用房 5 万平方米,实现水、电、路、通讯、互联网络、有线电视、天然气、排污管网 “八通”。同时,出台多项政策,为工业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政策环境。

近年来,慈利县加强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创新能力不断提升。通过加快企业 “上云上平台”,持续推进工作 “两化” 融合,加快设备迭代升级,鼓励企业开展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改造。同时,加强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应用推广,大力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水平。走进 5G 时代,慈利不断深化 “5G+” 发展,累计建设 4G/5G 基站 2600 个,构建起覆盖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全新制造和服务体系,为工业乃至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实现途径。

2023 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聚焦 “拼经济” 主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2024 年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01.4 亿元,同比增长 2.1%;2024 年第一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48.98 亿元,同比增长 4%。经济运行呈现 “总体平稳、局部波动、稳中有进、进中有质” 特征。全县上下将继续努力,推动慈利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四、慈利县旅游景点

慈利县拥有众多独具特色的旅游景点。

慈利县博物馆是县内最具代表性的景点之一,馆内藏品丰富,包括各种古代器皿、书画、陶瓷等,展示了慈利县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张家界大峡谷是慈利县内一处非常受欢迎的旅游景点,拥有壮丽的峡谷风光和丰富的水景资源。游客可以欣赏到峡谷的险峻和水的灵动,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提到中国西南的自然奇观,张家界大峡谷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一踏入张家界大峡谷的怀抱,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连绵不绝的山峦,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这里的山峰高耸入云,形态各异,有的如刀削斧劈,有的则蜿蜒曲折,形成了一幅幅壮丽的山水画卷。站在谷底仰望,那壮观的景象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张家界大峡谷最著名的景点之一就是玻璃桥。这座悬挂在两座山峰之间的透明玻璃桥,全长 430 米,距离谷底高达 300 多米。初次踏上这座桥时,内心充满了既兴奋又紧张的情绪。随着脚步的移动,脚下透明的玻璃桥面反射出山谷的美景,让人既感受到刺激的冒险感,又享受到难得的视觉盛宴。站在桥上远眺,四周的山峦、云海尽收眼底,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除了玻璃桥,张家界大峡谷还有许多适合徒步探险的路线。沿途不仅有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风光,还有丰富的动植物生态,为旅行增添了不少乐趣。走在这些蜿蜒的小径上,可以近距离感受大自然的呼吸,听风声、鸟鸣,与大自然进行一次亲密接触。对于热爱户外活动的人来说,这里无疑是一个绝佳的选择。

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是慈利县内一处著名的自然景观,拥有壮观的天门洞、云海、高山杜鹃等自然风光。在这里,游客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领略到天门山的神秘和美丽。天门山古称云梦山、嵩梁山,因是传说中赤松子隐居之处,故又名赤松山。三国吴永安六年,传说嵩梁山高约千米的地方出现了天门洞,吴帝孙休认为这是吉祥的征兆,嵩梁山因此改名为天门山。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属亚热带山原型季风湿润气候,主要为喀斯特地貌,海拔为 1518.6 米,原始次生林覆盖率达 90%,种质资源丰富。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由天门洞开、天界佛国、碧野瑶台、觅仙奇境四大景区组成,内有鬼谷洞、天门洞、上天梯等自然景观与天门山寺、捭阖、天门书院等人文景观,共计 50 余处。还包含有天门吐雾、雾凇等时令景观。景区文化内涵丰富,包含有佛教文化、传说文化与民俗文化的部分。

柳林江生态旅游度假区是一处集休闲、娱乐、观光、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这里有美丽的江景、丰富的水景、独特的民俗文化等,是游客放松身心、享受自然的好去处。

江垭风景区是慈利县内一处非常著名的自然风景区,拥有美丽的山水风光和丰富的水文化,在这里,游客可以欣赏到山水相依的美景,感受到大自然的和谐与宁静。

万福温泉度假村是一处以温泉度假为主题的旅游景区,拥有优质的温泉资源和舒适的度假环境,在这里,游客可以享受到温泉的滋润和度假村的温馨服务,感受到放松和愉悦。张家界江垭温泉度假村毗邻秀美风光,是集旅游、康养、会议培训、休闲娱乐、酒店、餐厅、户外拓展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温泉度假村,是张家界第一个休闲度假型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温泉为自涌温泉,日出水量 1000 吨,水温 56℃,水质优良,是未采用任何工程技术措施开采的自留温泉,为小分子团,具有较强的生物学活性,是优质医疗温泉,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具有很好的辅助治疗效果。温泉中心改建后,分大众温泉区和沐心苑区,其中温泉区按功能又建有水疗馆、儿童游泳馆、六福汤、原汤、花汤、九味汤、美肤汤、至尊泉等九大特色温泉区域,各富特色、风格不一。沐心苑属于 VIP 专区,现有标准客房九套,别墅两处,日式风格榻榻米六套,中西餐厅一个,专区内设有各类特色汤池 11 处。主要对高端消费人群及特定人群提供高品质、高规格的旅居型家庭式服务。

三官寺水库是一处非常美丽的水库景区,拥有碧波荡漾的水面和秀美的山峦,在这里,游客可以欣赏到湖光山色,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和美丽。

金岩土家族民俗文化村是一处展示土家族民俗文化的旅游景区,拥有丰富的土家族文化资源和独特的建筑风格,在这里,游客可以了解到土家族的历史和文化,感受到土家族人民的热情和淳朴。

南湖旅游风景区是一处以湖泊和山林为主的旅游景区,拥有美丽的山水风光和清新的空气,在这里,游客可以享受到大自然的美景和宁静的环境,感受到身心的放松和愉悦。

江垭古民居群是一处保存完好的古民居群落,拥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在这里,游客可以了解到慈利县的历史和文化,感受到古民居的魅力和韵味。

此外,慈利县还有张家界大峡谷玻璃桥、张家界地缝景区、张家界龙王洞景区、张家界冰雪世界等景点也备受游客青睐。张家界大峡谷玻璃桥位于张家界市慈利县张家界大峡谷景区内,是一座长约 430 米,高达 300 米的透明玻璃桥,可俯瞰绝美山水和壮观峡谷景色。张家界地缝景区是位于慈利县的一个自然风光奇特的景点,以其独特的地质构造和壮观的景象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张家界龙王洞景区位于慈利县,是一处壮观的地下溶洞景区,以奇峰异石和珍稀生态为特色。张家界冰雪世界是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的一个室内冰雪主题公园,提供各种滑雪、滑冰及休闲活动。

慈利冷门景点也别有一番风味。柳林溪风景区是一个尚未完全开发的自然保护区,拥有美丽的溪水和峡谷风光,这里的水清澈见底,适合进行徒步、露营等户外活动。江垭古村落位于江垭旅游度假区周边,有一些保存完好的古民居和古建筑,可以感受到传统的乡村文化。鸳鸯溪因有鸳鸯出没而得名,这里的水流湍急,峡谷幽深,风光十分秀美。龙潭河景区是一个隐藏在山林之间的美丽峡谷,两岸山峰耸立,水流湍急,是一个探险的好去处。九渡峡风景区是一个相对较小的景点,但有着独特的峡谷风光和瀑布景观,是一个清幽的好地方。岩泊渡景区有美丽的沙滩和清澈的海水,是一个适合夏天游玩的好去处。云雾山景区是一个自然形成的景区,有着壮丽的云海和雾气缭绕的山峰,是一个适合摄影的好地方。赤岩山风景区有着险峻的山峰和幽静的峡谷,是一个徒步探险的好去处。石门洞森林公园是一个以森林生态为主体的公园,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一个清新的自然氧吧。柳林江垭温泉度假村是一个集温泉、住宿、餐饮于一体的度假村,环境优美,设施齐全,是一个放松身心的好去处。

慈利江垭省级森林公园于 2006 年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公园所辖范围为官北山,为武陵山脉最北端,山上植被丰富,有松树林、杜仲林、果树林、茶园等经济林,还有百年古松林、杜仲王、九蔸樟、神树等独特景观。此外,公园还有北山景观、溶洞景观等特殊地貌景观,其中仙侣洞景观最为壮观。公园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 16.7 度,年降水量 1383 毫米,无霜期 270 天左右。公园物种丰富、珍稀动植物较多,是一个天然大氧吧。

五、慈利县特色美食

慈利县的特色美食丰富多样,充满地方风味。

慈利县的美食文化源远流长,融合了土家族等少数民族的特色,呈现出独特的魅力。

一、土家腊味

湖南盛产腊味,而慈利的土家腊味尤为出色。土家腊味品种繁多,有腊鱼、腊肉、腊肠、腊猪肚、腊猪肝、腊野味等。这些腊味通过柴火熏烤而成,黑中透红、肥而不腻、焦而不脆。闻之腊香扑鼻,食之满口留香。其中,腊野味更是独具特色,包括野猪、野兔、土家腊羊肉、天门牛肉、飞雕狸、竹根猪等。来湘西如不食慈利的土家腊味,定会让你遗憾不已。

二、土家三下锅

土家三下锅是湖南张家界的一道特色美食,也是慈利县的招牌菜之一。相传明代嘉靖年间,朝廷征调湘鄂西土司兵上前线抗倭,恰好赶上年关,为不误军机,土司王下令提前一天过年,于是腊肉、豆腐、萝卜一锅煮,叫吃 “合菜”,以后演变成 “三下锅”。如今的土家三下锅内容丰富,多为肥肠、猪肚、牛肚、羊肚、猪蹄或猪头肉等选其中二、三样或多样经过本地土厨师特殊加工成一锅煮。

三、乌鸡天麻汤

乌鸡天麻汤是张家界的特色美食,在慈利县也备受欢迎。张家界八大公山一带的天麻,色金黄,透明发亮,是天麻中的上品,可治疗头晕目眩、中风偏瘫,又滋补,又治病,两全其美。天麻是一种药材,性味甘平,有平肝息风的功能,常用于头痛眩晕、肢体麻木等症;乌鸡是补虚劳、养身体的佳品,常饮此汤可以提高生理机能、延缓衰老、强筋健骨和滋补强身。

四、鳝鱼下莴菜

慈利县属山区地方,溪流众多,在一些河溪里常可以捕捉到一些河鲜。鳝鱼下莴菜就是一道将鳝鱼片(一定要去刺)先放植物油炒炸炒糯,然后入火锅,待汤开以后,边吃鳝鱼边下莴菜的地方风味菜,其味鲜美。

五、酸酢鱼

酸酢鱼是慈利县独具地方风味的美味佳肴。以新鲜的小鱼为食材,破肚洗净,裹上米粉,放进菜坛进行腌制,待有酸味以后再挖出来以茶油或其他植物油炸制。炸制成功后不仅色泽金黄,味道又酸又香,十分可口。

六、板栗炖鸡

将鸡肉切块,再将板栗籽煮熟后,拌以炒好的鸡肉火炖,将会其味无穷,满屋飘香。

七、石耳炖鸡鸭

岩耳为长在陡峭的悬崖峭壁上形似木耳的一种植物,因采摘困难所以极其珍贵,味鲜美,极富营养。与鸡鸭共炖好比人参燕窝,色泽淡黄,闻之香味儒雅让人不可抗拒。

八、砂锅炖狗肉

“砂锅炖狗肉” 是土家人爱吃的一道传统菜,香嫩美味。

九、醋萝卜

在慈利县一些地区,一到寒冬腊月,土家的许多主妇就会将早已准备好了的瓷坛洗净,往里面倒些夏日里自制的剁辣椒,加点切得细碎的蒜或姜,再放入一小匙醋,这样 “醋萝卜” 的调料就全放齐了。酸酸辣辣,非常爽口。

十、熏制香肠

湘西特有的熏制香肠是最受欢迎的肉制品之一。慈利的香肠,根据土家族的风俗,应先将瘦猪肉剁碎,与辣椒、姜、陈皮及其他调料搅拌,然后灌入猪肠中。

十一、珍果猕猴桃

山里人叫 “羊桃”,亦称 “基维果”、“藤桃”。明朝李时珍作如下解释:“其形如梨,其色如桃,而猕猴喜食,无中生有叫猕猴桃”。猕猴桃是张家界市境的名优特产,每到成熟时节,满山遍野都是,走进山区便顺手可摘。

十二、菊花心

菊花心和金香柚颇有名气,是中国名柚,产于张家界境内。这两种弛名三湘四水的特优水果,一是永定区的菊花心柚子,二是慈利县的金香柚子,他们都具有很久的栽培历史,其果实风味,深获广大消费者的普遍青睐。

十三、糯米打糍粑

在土寨苗乡,普遍流行着一种过年 “打粑粑” 的习俗。粑粑,有纯糯米做的,有小米做的,也有糯米与小米拌和做的,还有包米与糯米拌和打成的。此外,还用粘米与糯米磨成粉,倒在一种特制的木板做底、围篾做圆圈的模子内,将熟糯米压平并用一种农家栽种的紫果水或食色素在上面点上红色花纹,做成印儿粑粑。粑粑有多种吃法,可油煎、可火烤、可水煮,还可在柴火灰中焐熟,各有各的风味。

十四、榨辣椒

在慈利县炎炎夏日里收获的辣椒大约有十几种做法,其中最受推崇的大约就是 “榨辣椒” 了。它是将晒干的辣椒切碎加入了粳米制成,不但可以炒着吃享受它脆脆的口感,还可以加在汤里、饭里,别有一番风味。

十五、腊肉炖枞菌

春夏交际的武陵山腹地,雨水充沛。弥漫着水汽的枞树林下,一个个小雨伞从地里冒出来,这就是枞菌。勤劳的土家人将上山采来的枞菌,用山泉水洗净,与腊肉一起烹饪。在锅中倒入菜籽油,用大火烧出烟火气,再把洗干净的枞菌丢到锅里,炒半成熟后放入腊肉、辣椒和大蒜籽,最后倒水煮上十几分钟。腊肉的咸香与枞菌的鲜香相互交融,是独具特色的慈利口味。

十六、茶油鸡

慈利茶油土鸡,一直是湘菜和土家菜的金牌菜品。采用土家爆炒鸡肉的方式入味,油及上层汤汁分离,再把中汤分开,加入精用食材包,包含精参、枸杞、红枣等慢火炖养生汤,大部分鸡肉及上层汤做成红烧干锅鸡。既可以吃到口味茶油土鸡,解除鸡汤的油腻感,又能喝到鲜美甘醇的养生鸡汤,发挥食材的补益功效。

十七、排骨炖肉

一碗合格的炖排骨一定要鲜嫩多汁,吃起来鲜嫩,不柴,不塞牙,而且没有腥味才行。慈利的厨师们从几十头新鲜上好的猪肉里挑选出精品生态五花肉,再以精湛的刀工切成大小一致的肉块,与仔排一起用料酒去腥入味。等待腌制完毕,肉色成金黄,再一共放入锅中炖煮,并配以农家自制盐菜,用小火慢煨 2 小时。出锅之后香气扑鼻,肉质软烂入味,入口即化,老少皆宜。

十八、唐记鱼杂

唐记鱼杂风味独特,选料讲究,配以西红柿、本地藟儿盐菜一起入锅,然后加入秘制鱼杂酱料、胡椒粉调味,最后撒入紫苏叶收尾。西红柿的酸甜与鱼杂充分融合、沸腾的鱼汤富含多种营养,香气弥漫,汤汁浓郁,美味爽口。用汤汁泡饭,更是回味无穷。

十九、土家吊锅腊三宝

所谓腊三宝,便是土家人自制的烟熏腊猪肚、腊口条、腊肉,瘦而不柴,香而不腻,腊香满口,熏香扑鼻。要制作一份正宗的土家吊锅腊三宝,首先将三种腊味切丝备用,加入纯菜籽油,烧至五成热时,再放入腊肉片中火煸炒出油,放入大蒜爆香,下入腊猪肚、腊口条,并配以土家腊豆腐、洞溪七姊妹辣椒、六月花椒等辅料进行煸炒入味,最后倒入秘制汤料,用大火烧开直至出锅装入吊锅。土家吊锅腊三宝色香味俱全、色泽红润、味道醇香、肥不腻口、瘦不塞牙。不仅风味独特,而且具有开胃、驱寒、消食等功能。

二十、麦酱大块肉

土家麦酱是选用优质小麦,经过蒸、煮、发酵、拌料、装坛等多道土家传统工序精制而成,风味丰富、香气特殊、鲜中留香,而且辣中带甜,且营养丰富,含有乳酸,易被人体吸收。猪肉,用上好的山泉水洗净,切成大块解刀,切好的五花肉入锅焯水,差不多熟后就捞起,再起锅烧油,猪肉下锅,加入麦酱和其他辅料调味,翻炒、入味、上色。麦酱醇香浓厚、猪肉肥而不腻,是一道人见人爱的地方美食。

二十一、阳和肚米

阳和肚米是来慈利必吃的美食之一。肚米,就是把猪肚剁成米粒大小的样子。阳和肚米是用花椒,辣椒,生姜,大蒜等炒制,最后加入秘制中草药汁小火慢炖收汁而成。

二十二、慈利米粉

慈利米粉也是当地的特色美食之一。干米粉用开水泡到一掐就断,没有硬芯后,用清水冲洗,一定要多洗几次,洗到水清。碗里可以放自己喜欢的料:酱油、猪油、葱、辣椒(加骨头汤更好吃)、煮米粉的汤。水开后放入米粉,煮米粉时间根据自己喜欢的软硬度调整。还可以烫点蔬菜,米粉捞进碗里,浇头可以搭配各种自己喜欢的。处理好的米粉可煮汤粉,可干炒。

慈利县的特色美食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味蕾需求,更是传承了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每一道美食都蕴含着慈利人民的智慧和勤劳,是慈利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六、慈利县酒店数量及旅游接待能力

慈利县的酒店数量和旅游接待能力不断提升。

慈利县的酒店数量丰富,类型多样,分布在各个旅游景点周边及城区。从携程旅行、马蜂窝、华住酒店等平台的信息来看,慈利县有慈利宾馆、米娅酒店(张家界慈利火车站店)、慈利光明铂金酒店、慈利峡谷義酒店(张家界大峡谷景区店)、慈利曹家大院、慈利峡谷情酒店(张家界大峡谷景区店)、张家界古韵溪度假休闲山庄、去有风的地方乡村度假民宿、张家界禾田居度假酒店、美豪酒店(张家界慈利店)等众多酒店可供游客选择。这些酒店提供了管家服务、棋牌房、洗衣服务、家庭房、江河景房、山景房、亲子主题房等多种房型,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慈利县的酒店类型涵盖了商务酒店、度假酒店、民宿等。其中,商务酒店设施完善,适合商务出行的游客;度假酒店环境优美,提供丰富的休闲娱乐设施,是度假休闲的好去处;民宿则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色,让游客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

慈利县的酒店分布较为广泛,在张家界大峡谷景区周边有多家酒店,如慈利峡谷義酒店、慈利峡谷情酒店等,方便游客游玩大峡谷;在城区也有不少酒店,如慈利宾馆、美豪酒店等,为游客提供便利的住宿条件。

慈利县的旅游接待能力也在不断提升。根据相关资料显示,2023 年慈利县旅游接待约 780 万人次,总收入超 80 亿元。慈利县拥有众多旅游景点,如张家界大峡谷、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柳林江生态旅游度假区、江垭风景区、万福温泉度假村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为了进一步提升旅游接待能力,慈利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加强酒店建设:鼓励更多的投资者在慈利县建设酒店,增加酒店数量,提高酒店品质。同时,引导酒店进行差异化发展,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1. 提升服务质量:加强对酒店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建立健全酒店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对服务质量进行监督和考核。

  1. 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加大对旅游交通、餐饮、购物等配套设施的建设力度,提高旅游接待的整体水平。

  1. 加强旅游宣传营销:通过多种渠道宣传慈利县的旅游资源和酒店服务,提高慈利县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

总之,慈利县的酒店数量和旅游接待能力在不断提升,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通过加强酒店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和加强旅游宣传营销等措施,慈利县的旅游接待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