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
Copyright © 湖南张家界旅游景点特色美食网 沪ICP备2024074444号-4
2024-12-01
1983 年,村民毛金初等人勇敢地揭开了黄龙洞的神秘面纱,从此,这个世界溶洞奇观展现在世人面前。而关于黄龙洞的传说,在清代乾隆年间就已声名远扬。
据说,乾隆年间曾遭遇百日大旱,百姓苦不堪言。当地著名法师何俊儒称黄龙洞有泉,但被黄龙锁在洞内,若有人在洞外擂鼓助威,他便可以杀死黄龙取得泉水。于是,何法师带着徒弟进洞求雨,百姓在外擂鼓助威,果真有泉水涌出。然而,泉水很快枯竭,进洞者全部遇难丧生,何法师临死前留下一句话:“干死当门田,莫打黄龙泉”。从此,黄龙洞一直无人问津。
1964 年冬天,当地村民毛国民和邓布证猎手在黄龙洞顶打猎,为赶一头刺猬,三只大猎狗追进洞中,两猎手也壮着胆子跟进洞。行至阴河边,猎手拾到了猎狗脖颈所戴的铜铃,而猎狗和刺猬都不知去向。
1983 年春,当地退伍军人、民兵营长毛金初带领十余位青年民兵勇敢闯进黄龙洞。在黄龙泉边,他们曾遇到脚印有拳头大,头部闪着两个绿色光点的怪兽及重达四、五十斤的老鼠群,并在岩石上发现了一行繁体字,刻的是 “天宝元年,采钟乳石”。天宝是玄宗的年号,后人分析那时候的人入洞采石,无非是进贡朝廷所用。
80 年代初,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武陵源景区的一些地下溶洞陆陆续续被发现,当地老百姓也动了心。1983 年初,河口村民兵营营长毛金初组织九个民兵,举着火把,进洞探险。头一次,迷了路,在洞中探索了一天一夜。第二次,他们边走边做标记,终于发现了一座瑰丽多姿、世上罕见的地下宝库 —— 黄龙洞。
1984 年 2 月,黄龙洞破土开发,同年 6 月成立黄龙洞管理所,年底正式开放。自 1984 年正式对外开放以后,黄龙洞就以其高阔的洞天、幽深的暗河、悬空的瀑布、密集的石笋等溶洞美景,被中外地质专家赞誉为中华最佳洞府、世界溶洞的 “全能冠军”,成为全国唯一同时入选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中国驰名商标的溶洞景点。
2023 年 2 月 10 日是世界自然遗产张家界黄龙洞发现探明 40 周年的纪念日。在为此举行的隆重纪念活动中,张家界市武陵源区人武部、索溪峪街道办事处及黄龙洞公司的领导给毛金初等 19 名原黄龙洞探洞护洞有功人员颁发了探洞四十年纪念牌。自 83 年发现、开发以来,黄龙洞景区已接待中外游客超过三千五百万人次,在资源、品牌美誉度及经营业绩方面领跑全国旅游洞穴。
黄龙洞的传说还有很多。在索溪北岸有一个何家坪,乾隆年间碰上了一次百日大旱,田土开裂,庄稼枯焦,坪中四百来亩水田遭到干旱的严重威胁。老百姓急得没法,只好央求当地的著名法师何俊儒打洞求雨。何俊儒也十分焦急,他已偷偷祈雨几晚了。就在百姓们上门求他的先天夜里,他膝胧睡去,梦见一位少女来到床前告诉他:“你要求雨,必须找我爸爸。”
关于黄龙洞的发现,也有多种说法。有人说在古代,当地居民就已经发现了黄龙洞。据传,古时候有一位村民在附近的山上打猎时,无意间发现了这个巨大的溶洞。此后,村民们逐渐开始探索和利用这个洞穴。还有人说黄龙洞是在 20 世纪初期被一位名叫李师傅的农民发现的。1983 年,湖南省地质研究所的专家在对这一地区进行调查时,听说了关于黄龙洞的传说。随后,专家们对这片区域进行了考察,最终确认了黄龙洞的存在。也有人说黄龙洞的发现与一位名叫吴冠中的画家有关。1980 年代初,吴冠中在张家界写生时,无意间发现了这个壮观的溶洞。后来,他的画作引起了广泛关注,黄龙洞也因此逐渐被人们所熟知。
此外,还有一些关于黄龙洞的神秘传说。比如中国黄龙洞现真龙的踪迹!曾被村民捉住?黄龙洞是在湖南的湘西,其规模非常大,有很多石笋,高低不齐,但是景色之美,是其他溶洞很难找到的,还很多珍惜的植物和动物也在黄龙洞内生存。不过此前有人说在中国黄龙洞发现真龙,据发现这条龙的中国农民表示,当时他是经过响水河边时看见这只奄奄一息的龙,立刻用木棍将它打昏,装在布袋里。后来他带到港口出售,为一日本商人购买,带回至日本,献给一位叫做明泽的大将军,这位将军看到这条龙后爱不释手。但是后来他生了一场怪病,便认为是龙的灵未能安息之故,所以后来他便将这条龙放在瑞龙寺。
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武陵源区索溪峪镇,在索溪峪自然保护区东部,索溪峪镇东 7 千米的一座山腰上。具体来说,它处于索溪峪河口村。这里是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位置。
黄龙洞全长 7640 米,占地面积为 106690 平方米。其周边环境优美,被郁郁葱葱的山林环绕。从索溪峪镇出发,沿着蜿蜒的山路前行,便能逐渐靠近这座神秘的溶洞。在前往黄龙洞的途中,可以欣赏到武陵源地区独特的自然风光,山峦起伏,绿树成荫,让人对即将到来的溶洞之旅充满期待。
索溪峪河口村本身也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地方。这里有着古朴的村落风貌,村民们热情好客。在黄龙洞被发现之前,河口村的村民们或许已经对这座山腰上的神秘洞穴有所耳闻,但直到 1983 年,它才真正被揭开神秘的面纱,展现在世人面前。如今,黄龙洞成为了当地的一张旅游名片,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探访,也为河口村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张家界黄龙洞以喀斯特岩溶地貌闻名遐迩,仿佛一座地下 “魔宫”,充满了令人惊叹的自然奇观。
(1)喀斯特地貌奇观
洞内石钟乳、石笋、石柱等林立,它们是大自然历经漫长岁月雕琢而成的杰作。这些奇特的地质景观形态各异,有的如利剑高悬,有的似仙女下凡,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奇幻的世界。每一根石钟乳、每一座石笋都有着独特的形状和纹理,在灯光的映照下,闪烁着神秘的光芒。
(2)特级旅游资源
黄龙洞拥有高阔洞天、幽深暗河、密集石笋、悬空瀑布等特级旅游资源。步入洞内,首先感受到的便是那高阔的洞天,仿佛一个巨大的宫殿,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暗河在洞底静静流淌,河水清澈见底,偶尔能看到几尾小鱼在水中嬉戏。密集的石笋如森林般矗立,让人仿佛走进了一个石笋的世界。而悬空瀑布则是黄龙洞的一大亮点,瀑布从洞顶倾泻而下,水花四溅,如银练飞舞,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
(3)标志性景点 “定海神针”
“定海神针” 是黄龙洞的标志性景点,高达 20 米,生长了二十万年。它犹如一根擎天巨柱,屹立在洞内,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定海神针通体晶莹剔透,在灯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迷人的光彩。据洞穴专家研究推断,如此高的石笋生长极为缓慢,需要漫长的时间才能形成今天这样的壮观景象。它不仅是大自然的奇迹,更是黄龙洞的象征,每一个前来参观的游客,都被它的雄伟所折服。
(4)“水陆兼备” 游览线路
黄龙洞的游览线路 “水陆兼备”,先步行后乘船,让游客能够全方位地欣赏沿河美景和石笋奇观。步行游览时,可以近距离观察石钟乳、石笋等地质景观,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而乘船游览暗河,则是一种别样的体验。坐在船上,缓缓前行,河水倒映着洞顶的奇观,石笋在灯光的映照下如梦如幻,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之中。
国庆假日,张家界黄龙洞景区热闹非凡,硬气功、湘西巫术、山歌对唱、三棒鼓等特色非遗民俗文化演艺活动精彩呈现,给前来度假游玩的游客带来了意外惊喜。
硬气功表演现场惊险刺激,武师们为人们奉献了大刀击胸、手掌碎石和银枪刺喉等多个节目。在人群包围中,只见一名身着红色练功服的武师率先出场,他弓步挺拔,气运丹田,在吼声中手起掌落,一块寸余厚的卵石应声而断。随后上演的银枪刺喉绝技更是让观众们感到惊险和刺激。现场上,两名武师的喉头之间顶着一根锋利的两头尖枪,大力压迫下,尖枪被逐渐被压弯变形,而武师却完好无损。神奇的功夫、刺激的表演让围观的人们分外震惊,现场爆发出一浪高过一浪的喝彩声。
而在洞内龙宫大厅上演的湘西巫术则将大湘西的神秘文化展示得淋漓尽致。在高大幽深的洞穴里,在变幻莫测的灯光下,身着黑袍、手持法器的巫师一边念叨着咒语,一边跳着与 “神仙” 沟通的舞蹈,一边完成诸如吃玻璃、称杆提米等令人匪夷所思的巫术,其情其景让人仿佛穿越到了远古魔幻时代。
与此同时,黄龙洞景区当天还准备了三棒鼓、花灯戏和山歌擂台等本土特色非遗演艺节目,让游人们在体验惊险刺激之余能够在歌舞、戏曲、说唱、杂技表演中放松身心,从而给旅途增添了不少的欢乐气氛。
据了解,黄龙洞景区特色非遗民俗文化演艺活动将从 10 月 2 日持续到 4 日,每天在洞内、洞外的四个场地不间断轮番上演。在此期间游玩黄龙洞,中外游客不仅可以欣赏到无与伦比的自然景观,还能近距离接触当地的特色非遗民俗文化,从而获得更加丰富、更加多元的旅游体验。
黄龙洞生态广场由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俞孔坚设计,投资高达 1.9 亿元建成。这个广场集生活休闲、办公管理、旅游服务、民俗表演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充分体现了 “生态和谐、以人为本、地方特色” 的理念。
生态广场的设计反映了湘西土家族农耕文化和民俗风情。广场占地面积 137 亩,其中绿化面积就占了 117 亩,如此大面积的绿化使得广场仿佛一个巨大的自然花园。这里一年四季景色各异,春天油菜花开,蜂蝶飞舞;夏天禾苗吐绿,白鹭翱翔;秋天稻穗成熟,喜鹊欢歌;冬天土地冻僵,山雀叽喳。
广场上的石拱桥是土家族的文化桥,它将中国古代建筑风格与张家界少数民族文化完美融合。浮雕上的图案展现了湘西土家族的风俗民情,桥下的索溪源自金鞭溪,像一条长长的绳索蜿蜒数十里,最终汇入洞庭湖。
生态广场入口处的猿猴雕塑及基座文字极具深意。猿猴坐在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书上,手里握着人类的头盖骨,仿佛在思考着什么。基座上用中、英、日、韩四种语言雕刻的文字呼吁人类 “保护地球,珍爱环境”。
生态广场还经常举办各种活动。比如 3 月,这里就成了花的海洋,红极木、桃花、油菜花竞相绽放,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赏花,他们陶醉在这美景之中,全然忘记了雨水的存在。仲春时节,鸟语花香、森林绿染、溪水碧翠,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瑜伽爱好者们也慕名而来,在油菜花田、绿茵草地及花蹊小径上练习瑜伽,倡导人们走出户外,亲近自然,传播绿色健康生活理念。8 月 15 日,我国首个全国生态日,游客在黄龙洞生态广场,闻稻香、赏瓜果、听蝉鸣,穿梭于绿树成荫的亭桥廊坊,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广场占地 138 亩,曾于 2008 年荣获国家环境艺术奖,传统融入现代、人文融入自然,最大限度还原了张家界农耕文化,保护了黄龙洞景区优美的生态环境。游客还可参与丰富多彩的文旅互动活动,体验非遗工坊扎染,了解历史悠久的民族特色文化,传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主旨。
广场空间设计独具匠心。以索溪河为界限,划分为广场主体区和停车功能区。停车功能区集中了停车位、商业街长廊、公共洗手间、洗车场、管理用房等基础设施。广场主体区由中心雕塑区、田园生态区及建筑文化区三部分构成,形成一个三角形布局,丰富了空间的层次性。中心雕塑区以 “后天” 雕塑为核心,雕塑寓意深刻,如果人类不注重保护生态环境,最后毁灭的将是人类自己。田园生态区由风雨长廊、水车遗风、田园牧歌展示区组成,以土家族建筑风格为主,突出人与自然的融合,各式水车构成山水田园农家之乐的画面,农作物和农家建筑则表现出土家人民勤劳踏实的品性。建筑文化区靠近黄龙洞山体,以青石岩墙、仿木柱、穿斗青瓦等形态体现,展示了土家食文化、陶文化、湖湘饰品、茶文化等,给人放松惬意的感觉。三大区布局迂回,让游人不走回头路却又能回到起点,避免审美疲劳,带动广场商铺经济。
哈利路亚音乐厅位于黄龙洞生态广场入口处,由俞孔坚担纲设计,建筑面积达 4970 平方米。音乐厅原名黄龙洞生态剧场,2010 年 9 月 15 日正式命名为哈利路亚音乐厅,著名绘画艺术大师黄永玉为音乐厅题写厅名。音乐厅屋顶 3000 多平方种满绿草,是目前世界上斜坡屋顶绿化面积最大的单体建筑。音乐厅设计新颖独特,造型美观雅致,框剪式结构,由当地青石岩构成的音符弦线幕墙与自然浑然一体,好像一本即将展开等待世人阅读的张家界文化宝典。其大屏幕由 21 块可以自由伸缩的 LED 屏幕组成,舞台效果极佳。
黄龙洞生态广场的设计不仅是建筑艺术的杰作,更是对生态环保理念的生动诠释,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亲近自然、感受文化的绝佳场所。
黄龙洞因洞内曾有黄龙藏身而得名,关于黄龙洞的古老传说充满了神秘色彩。其中,龙女西兰与白果王子卡普的爱情故事更是为黄龙洞增添了浪漫的文化底蕴。
传说中,龙女西兰是东海龙王黄龙的女儿,因厌倦龙宫生活,在得到龙王恩准后出了龙宫,化作娃娃鱼沿地下阴河 —— 响水河游出洞外,变成了一位聪敏漂亮、心灵手巧的土家姑娘。在土家人的情人节 “女儿会” 上,西兰看到土家阿妹们拿着自己编织的土家织锦和心仪的阿哥谈情说爱,心生羡慕,便开始学织锦,很快成为织锦高手。为了绣出半夜开花半夜谢的白果花,西兰在一天深夜独自爬上高高的白果树上与白果花儿对话,深深感动了白果王子卡普。西兰与卡普一见钟情,坠入爱河,在人间演绎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土家人为纪念这对青年男女,就将土家织锦称作 “西兰卡普”。
1992 年,黄龙洞作为武陵源风景名胜区重要组成部分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黄龙洞是中国最早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的溶洞之一,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黄龙洞以其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和丰富的溶洞景观,成为世界自然遗产中的瑰宝。这里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等地质景观,是大自然历经漫长岁月雕琢而成的杰作。洞内高阔洞天、幽深暗河、密集石笋、悬空瀑布等特级旅游资源,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作为世界自然遗产,黄龙洞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也承载着人类对自然的敬畏和保护之情。它的存在,让我们更加珍惜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宝贵财富,激励着我们为保护自然环境、传承自然文化而努力。
买门票时会顺带买讲解票,25 元一张,散客自由组团由导游带队讲解。讲解票价格实惠,对于更好地了解黄龙洞的历史、特色和文化内涵非常有帮助。导游会通过讲解器为游客详细介绍洞内的各种奇观,让游客在游览过程中更加深入地感受黄龙洞的魅力。
洞内商贩卖的夜光石等纪念品可讲价,拍照点照片也可讲价,集章可在洞内拍照点找工作人员盖免费章,洞外邮政商店有十几枚章,消费满 30 元可敲邮戳,买邮政本子可在其他邮政店免费盖。
洞内的纪念品虽然可能并非都是真品,但如果游客想要留作纪念,可以尝试与商贩讲价。拍照点的照片同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与商家协商价格。对于喜欢集章的游客来说,洞内拍照点可以免费盖章,而洞外的邮政商店也有丰富的印章可供选择,消费满 30 元还能敲邮戳,购买邮政本子后在其他邮政店也能免费盖章,为旅行增添一份独特的纪念。
景区不大可花小半天玩完,进洞前要排队等导游就位,洞内导游带全程约一个小时二十分钟,洞内没厕所,进洞前做好准备,洞外厕所是网红打卡点。洞内温度较低,携带外套,注意地形复杂避免摔倒,禁止触摸自然景观。拍照时可利用一些技巧如手机倒过来拍定海神针。
黄龙洞景区规模不大,小半天的时间即可游玩完毕。进洞前需要排队等待导游就位,由于导游人数有限,只有在导游的带领下才能进洞参观。洞内导游全程带领大约需要一个小时二十分钟。需要注意的是,洞内没有厕所,游客在进洞前一定要做好准备。洞外的厕所因其独特的设计成为了网红打卡点。洞内温度较低,游客最好携带外套,以防着凉。同时,洞内地形复杂,游客在行走过程中要格外小心,避免摔倒。为了保护自然景观,禁止触摸洞内的钟乳石等自然景观。在拍照时,可以利用一些小技巧,比如将手机倒过来拍定海神针,这样就能比较轻松地拍到景致全貌。
春季(3 月至 5 月)和秋季(9 月至 11 月)最佳,夏季可赏洞内瀑布和地下河,冬季洞内温度稳定。
春季的黄龙洞,洞外万物复苏,一片生机勃勃。此时前来游玩,既能欣赏到洞外的自然美景,又能感受洞内的神奇景观。三月,黄龙洞生态广场上红极木、桃花、油菜花竞相绽放,仿佛一片花的海洋。游客们在花海中漫步,陶醉在这美景之中,全然忘记了雨水的存在。到了五月,气温逐渐升高,黄龙洞成为了避暑的好去处。洞内温度稳定,凉爽宜人,让人在炎热的夏季中找到了一处宁静的避暑胜地。
秋季,黄龙洞周边的山林变得五彩斑斓,红叶似火,黄叶如金,与洞外的生态广场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此时前来游玩,既能欣赏到秋季的美景,又能避免夏季的高温和冬季的寒冷,是最佳的游玩时间之一。
夏季,虽然气温较高,但黄龙洞却别有一番风味。洞内的瀑布和地下河在夏季更加壮观,水流湍急,水花四溅。游客们可以乘船游览暗河,感受河水的清凉,欣赏洞顶的奇观。同时,夏季也是观赏娃娃鱼和玻璃鱼的好时机,这些珍稀的动物在清凉的河水中嬉戏,为游客们带来了别样的乐趣。
冬季,黄龙洞洞内温度稳定,不会受到外界寒冷天气的影响。游客们可以在温暖的洞内欣赏石钟乳、石笋等地质景观,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同时,冬季游客相对较少,游玩起来更加舒适和自在。
从张家界市区出发可乘坐公交或打车前往,也可选择自驾,车辆停放在指定停车场。周边可品尝剁椒鱼头等湖南菜,有多家酒店和民宿可供选择。
从张家界市区出发前往黄龙洞有多种交通方式可供选择。如果选择乘坐公交,可以在张家界市区汽车站乘车到武陵源汽车站,再转乘武陵源 1 路车到黄龙洞站下即可。公交车方便快捷,价格实惠,是很多游客的选择。如果选择打车前往,费用相对较高,但可以直接到达黄龙洞景区,节省时间。对于自驾的游客来说,直接在导航中搜索 “张家界黄龙洞”,按照导航提示即可到达。景区设有指定停车场,方便游客停车。
黄龙洞周边有多家酒店和民宿可供选择,无论是追求舒适度还是想要体验当地风情,都能找到合适的住处。比如张家界山云涧客栈,地处黄龙洞景区附近约 800 米处,地理位置优越。客栈面朝索溪河,河水幽柔如绢,背倚大米山,原生态植物遍野,四季优美如画。还有张家界山和居民宿,离黄龙洞景区仅 500 米之遥,被郁郁葱葱的山林环抱,空气清新,每间房都有不一样的山景,美不胜收。
在黄龙洞周边,游客可以品尝到剁椒鱼头等湖南菜。剁椒鱼头是湖南的特色菜肴之一,以鲜美的鱼头和香辣的剁椒为主要原料,味道鲜美,让人回味无穷。此外,还有辣椒炒肉、酸辣土豆丝等当地小吃,也是游客们不可错过的美味。周边还有一些餐厅提供其他地方特色菜肴,满足不同游客的口味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