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
Copyright © 湖南张家界旅游景点特色美食网 沪ICP备2024074444号-4
2024-12-09
张家界的酸肉鱼是土家族的风味小菜,其历史由来已久。土家人生活在张家界这片美丽的土地上,他们的饮食加工花样颇多,吃法讲究酸、辣、香。在夏天,天气炎热,荤腥食物不易保存,鱼和猪肉尤其容易腐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聪明的土家人想出了将鱼和猪肉拌上糯米粉子腌制成酸鱼肉的方法。
土家人制作酸鱼多用鲤鱼,而这些鲤鱼大多放养于稻田。春天插秧时,土家人会在稻田里放入一批鱼苗,一亩田一般只放 150 到 200 尾,这是祖辈传下来的经验。这些鲤鱼生活在高山幽谷间、清泉明溪中的稻田里,每日以漂浮在水面的稻花为食,肉质肥美细腻,食之有稻花清香,也被称为 “稻花鱼”。
待到秋收季节,鱼稻双收。收获的鱼,除少数鲜食外,大部分都用来做成酸鱼,经久吃用。制作酸鱼的过程较为复杂,首先要将刚从稻田里捉来的活鱼放入清水养一两天,待吐尽泥垢后,选个艳阳高照的晴天,把鱼剖开取净内脏,经阳光稍晒一会儿,然后在鱼肚里灌入事先已碾磨并搅拌好的糯米粉或小米粉、苞谷粉,再将食盐、花椒均匀涂抹在鱼身上,放入土坛子里密封好。放置半个月至二十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鱼开始变酸。这时将鱼小心夹出,放入一个洁净干燥的土坛中,一层一层码好,密封坛口。两个月后,便可开坛食用了。
这种酸鱼肉的制作方法,既不油腻,又防腐、爽口,是土家人在炎热的夏天保存食物的智慧结晶。经过长时间的腌制,酸鱼肉去除了腥味,又保留了本身的清香,且混合有糯米或小米的特殊香气。从坛里取出时,颜色红润,肉质粉嫩。整道菜肴有鱼肉的香,糯米的绵,青椒的辣,花椒的麻,姜蒜的脆,最是开胃下饭。由于制作不易,酸肉鱼历来是土家人餐桌上的一道名菜,非贵客登门,轻易难得品尝到。
张家界酸肉鱼的制作过程十分讲究,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土家人的智慧和对美食的热爱。
1. 准备食材:
制作酸肉鱼需要准备鲤鱼或草鱼,这两种鱼各有特点,鲤鱼肉质细嫩但刺多,草鱼肉质稍粗但刺少。此外,还需要糯米粉、辣椒粉、花椒粉、白胡椒粉、盐、味精等调料,以及葱、姜、高度白酒、醪糟等。这些食材的搭配,为酸肉鱼独特的口感奠定了基础。
2. 处理鱼:
首先,将鲤鱼剖肚、洗净、晾干,草鱼则剁成块状。然后,用葱、姜、盐、味精、生抽、老抽、八角、桂皮、迷迭香、高度白酒、醪糟及醪糟汁腌制三天,中途要翻拌几次,确保鱼的各个部位都能充分吸收调料的味道。如果喜欢甜味,可以多放一些醪糟。需要注意的是,在 10 度左右的室温下腌制,时间不要超过三天,否则鱼有腐烂的风险。
3. 制作拌粉:
将糯米粉炒熟,加入辣椒粉、花椒粉、白胡椒粉、盐、味精等调料。调料的比例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进行调整,喜欢辣的可以多放辣椒,少放糯米粉;反之亦然。也可以只用辣椒粉,不用糯米粉;或者用辣椒粉加玉米粉;甚至仅用玉米粉,总之,随自己的口味喜好来决定。
4. 填馅与抹粉:
在鲤鱼肚中可以填入醪糟馅,增加酸肉鱼的口感层次。然后,用拌好的粉均匀抹在鲤鱼及草鱼块上,包括鱼肚、鱼腮、鱼嘴等部位,确保每一处都能裹满调料。填好醪糟馅后,要用拌粉把醪糟封住,这样腌制出来的酸肉鱼口感酸酸辣辣甜甜的。
5. 装坛封口:
将鱼装入坛中,上面用稻草、玉米叶、棕叶或高梁叶封口。可以选择倒扑在装满水的盆中,也可以正放加坛沿水。不过,正放加坛沿水可能会导致坛沿水被扯进坛内,使坛内变成稀糊,所以要根据个人喜好进行选择。
6. 发酵等待:
将装鱼的坛子放置在阴凉处,定时换水。由于室温高低不同,鱼发酵转味的时间长短也不一样。如果喜欢酸的味道,可以多放置一段时间,等鱼酸够了再开坛。如果像作者一样不喜欢太酸的味道,每年略有转味即可以开吃。发酵好的酸肉鱼可以捞出进行蒸、炸、烤、煎等多种烹饪方式,加上蒜和葱会更香。最好使用陶坛进行发酵,如果没有陶坛,也可以用纸箱盖住透明的玻璃罐避光。
张家界酸肉鱼的制作过程虽然繁琐,但每一个步骤都不可或缺。正是这些精心的制作过程,才使得酸肉鱼成为了张家界的一道特色美食,让人们品尝到土家人的独特风味。
张家界酸肉鱼的味道独特而迷人,是一道让人回味无穷的美食。
酸肉鱼酸香诱人,那酸味恰到好处,既不过于浓烈刺激,又能在舌尖上轻轻撩拨,瞬间打开味蕾。经过腌制和发酵,酸肉鱼既有糯米的软糯口感,又有鱼的鲜美。糯米在腌制过程中充分吸收了鱼的鲜味和调料的味道,变得绵软而有嚼劲。而鱼则在糯米的包裹下,保持了鲜嫩多汁的口感,每一口都仿佛能品尝到稻田的清新和土家人的勤劳。
再加上花椒、辣椒等调料的味道,层次丰富。花椒的麻味在舌尖上微微跳动,给人一种别样的刺激;辣椒的辣味则恰到好处地提升了整道菜的风味,让人食欲大增。酸肉鱼不油腻,防腐、爽口,是夏天的一道美味佳肴。在炎热的夏天,人们往往食欲不振,而酸肉鱼的清爽口感正好能够缓解暑热带来的不适,让人胃口大开。
无论是清蒸、油炸还是烤、煎,酸肉鱼都能展现出不同的风味。清蒸的酸肉鱼保留了鱼的原汁原味,酸味和鲜味相互融合,让人仿佛置身于张家界的山水之间;油炸的酸肉鱼则外酥里嫩,口感香脆,配上蒜和葱更是香气四溢;烤、煎的酸肉鱼则有着独特的焦香味道,让人回味无穷。
总之,张家界酸肉鱼的味道独特而丰富,是土家人智慧的结晶,也是张家界美食的一张亮丽名片。
在张家界,酸肉鱼的价格因餐厅和食材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来说,在当地的小吃摊或家常菜馆,酸肉鱼的价格相对较为亲民。这些小吃摊和家常菜馆通常以实惠的价格吸引着当地居民和游客。一份酸肉鱼的价格可能在 30 元至 50 元左右,虽然价格不高,但味道却丝毫不打折扣。在这里,你可以品尝到地道的土家风味,感受到浓郁的地方特色。
而在一些高档餐厅,酸肉鱼的价格可能会稍高一些。这些高档餐厅通常注重菜品的品质和用餐环境的营造,因此价格也会相应提高。在这些餐厅,一份酸肉鱼的价格可能在 80 元至 150 元不等。不过,在这里你可以享受到更加精致的菜品和优质的服务,同时也能体验到一种别样的用餐氛围。
此外,像东门桥夜市这样的地方,酸肉鱼也是备受欢迎的美食之一。这里的价格较为实惠,人均 60 元左右就可以品尝到包括酸肉鱼在内的多种当地小吃。夜市的热闹氛围和丰富的美食选择,使得这里成为了游客和当地居民喜爱的美食聚集地。
总的来说,在张家界,无论你选择在小吃摊、家常菜馆还是高档餐厅品尝酸肉鱼,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价格区间。无论价格高低,酸肉鱼独特的味道和土家文化的魅力都会让你流连忘返。
酸肉鱼作为一道特色美食,虽然美味可口,但也并非适合所有人食用。以下是酸肉鱼的一些忌口事项:
由于酸肉鱼中含有辣椒、花椒等辛辣调料,对于肠胃不好或容易上火的人来说,应适量食用。肠胃不好的人本身消化功能可能较弱,辛辣调料会刺激肠胃,加重肠胃负担,可能导致胃痛、胃胀、消化不良等症状。如资料中提到,胃不好的人应避免吃泡菜鱼或煮鱼等有辛辣调味品的鱼,且要控制饮食,避免辛辣、太甜、太酸、太咸的食物,以及富含淀粉、发霉、熏蒸、腌制等食物。同时,肠胃不好的人可以吃鱼,但建议把鱼做的清淡些,鱼肉的蛋白质细腻且容易消化,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但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一日三餐定时定量,进餐时细嚼慢咽。胃肠疾病患者也不宜多吃酸菜鱼,像胃食道反流性疾病患者,不宜食用巧克力、咖啡、辛辣、薄荷、柑橘、蕃茄、全脂牛奶及洋葱等食物,可食用高蛋白、含纤维食物及易于消化的米粥等。
酸肉鱼是腌制食品,含盐量较高,高血压、心脏病等患者应谨慎食用。高血压患者可以吃鱼,但腌制的鱼肉应尽量少吃。腌制食物制作过程中通常添加大量盐,高盐饮食会促使体内水分、血容量增加,引起血压升高。同时,腌制食物中还会添加防腐剂和添加剂,长期摄入对高血压人群不利。此外,腌制的鱼肉比生的或者烤的鱼肉含有更高的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是一种致癌物质,对人体健康有潜在危害。心脏病患者也应注意控制盐的摄入,避免加重心脏负担。资料中提到,高血压病人比较好的选择是鱼肉和禽肉,但需要尽量少吃或者不吃肥肉、动物油、动物内脏、虾头、蟹黄等容易升高血脂和胆固醇水平的肉类,且应低盐饮食,盐的摄入量每天应该控制在 6 克以内,戒烟戒酒,规律服用降压药物,把血压控制达标。
对鱼、糯米等食材过敏的人不宜食用酸肉鱼。体质过敏者,特别是曾经发生因吃鱼虾类食物引起过皮肤过敏性症状的人士,不宜吃鱼。鱼类中的蛋白在进入人体后会作为一种过敏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释放出过敏物质,诱发一系列过敏反应,轻者如皮疹、湿疹,重者出现过敏性哮喘等症状。放置过久不新鲜的鱼更会诱发过敏,应特别注意。如果宝宝对鱼过敏,不是以后都不能吃鱼了,平时要多带孩子到户外晒晒太阳,增加孩子的免疫力,当孩子过敏的时候,要吃一些抗过敏的药物来进行治疗。如果吃鱼过敏,也不能吃酸菜鱼,酸菜鱼的主要食材是鱼和酸菜,吃鱼过敏的话,食用酸菜鱼会加重过敏症状。